【新冠疫苗】有市民接種後出現中風索賠償金被拒 民主黨批因果關係評估流程極不透明

社會

發布時間: 2021/12/22 15:38

最後更新: 2021/12/22 21:04

分享:

分享:

民主黨「新冠疫苗權益熱線」表示,收到一宗接種疫苗後出現中風求助個案。(機構提供)

民主黨「新冠疫苗權益熱線」今日(22日)表示,收到一宗接種疫苗後出現中風求助個案,女事主因工作需要在8月中接種首劑科興疫苗,翌日出現頭痛、辨別不到方向等小中風徵狀,其後出現嚴重中風狀況入院,申請疫苗保障基金時,被指與接種疫苗無關遭到拒絕,索取檢查清單,卻一直不獲回覆。民主黨成員袁海文稱,要求當局交代疫苗接種異常事件因果關係評估詳細內容。

女事主現年65歲,沒有已知長期病患,只有輕微高血壓的情況,無需服食任何藥物控制,於8月13日接種第一劑科興新冠疫苗,翌日出現頭痛、辨別不到方向等小中風徵狀,休息過後情況好像有好轉,故未有求醫。

不過及至同月19日,事主在家中跌倒,並出現中風狀況,由於情況嚴重,由救護車送往仁濟醫院診治,醫院將女事主的個案向衞生署呈報為疫苗接種嚴重或非預期異常事件。

女事主的女兒於10月29日代為向AXA安盛申請疫苗保障基金,但專家委員會評估結果認為該事件與所接種疫苗無關,其申請被拒絕。

袁海文指,曾再向衞生署及專家委員會查詢整個評估的流程及程序內容;但衞生署回覆已聯絡呈報的醫護人員獲取進一步資料,包括但不限於相關接種人士的病歴、臨床資料及主診醫生意見等,並交由專家委員會按世衞的因果關係評估算法流程作出評估。

他斥完全沒有提及專家委員會如何透過「世衞算法流程」得出女事主的情況與接種疫苗完全無關的結論。

袁海文又稱,整體上接種疫苗是「效益大於風險」,但有關潛在風險於官方的宣傳上卻似乎被低估甚至忽略,批評政府及專家委員會的處理極不透明,違背世衛應當向患者及其親屬提供信息並加以確認的指引。

袁表示,政府應就每一個案向當事人及其家屬列出「免疫接種後不良事件(AEFI)因果關係評估工作表」所有內容,包括「步驟1 適評條件、步驟2 檢查清單、步驟3 算法流程、步驟4 病例分類」,作出清楚解釋。

衞生署回覆稱,根據紀錄,曾於8月20日接獲仁濟醫院呈報一宗與查詢提及個案吻合的新冠疫苗接種異常事件報告,已按機制跟進,及交由專家委員會按世衞的因果關係評估算法流程作出評估。

衞生署於11月初接獲疫苗保障基金第三方行政管理人的通知,指有關個案已申請保障基金;署方已將評估結果通知該第三方行政管理人。

發言人續指,接獲醫護呈報後,會按需要聯絡呈報的醫護以獲取進一步資料,並對個案作出因果關係評估,其中重要個案的因果關係評估將交由專家委員會進行。

而完成疫苗接種異常事件的因果關係評估後,衞生署會就評估結果通知呈報的醫護,或醫管局等相關醫療機構,強調署方並不會就疫苗接種異常事件報告直接聯絡接種者或其家屬。
 

最新影片推介:

一文看清「港版健康碼」登記注意事項:https://bit.ly/31pGndZ

HKET APP健康台更多都市疾病影片:https://bit.ly/3cNFwr7

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出現地點,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https://bit.ly/2JdOaiS

責任編輯:余思嵐